文 法治日报-法人网 全媒体记者 吕斌
7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在内的9个新职业。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除了发布新增职业外,此次还发布了一些职业发展出的新工种,如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的“直播销售员”,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除此之外,“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小微信贷员”“劳务派遣管理员”“泥板画创作员”等5个工种也成了正式的职业称谓。
一方面,这是劳动就业市场的创新之举;另一方面,也给“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互联网世代”)们的未来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职业多元化,技术实用化、创新化,已成为现代职场的新特征。
横空出世的九大新职业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很多求职者的步伐。疫情之下,很多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尤其对商业零售及餐饮来说影响更深,也有一部分人因此求职坎坷。
但市场并未完全萎缩,更多是转换了一种方式。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同比增长1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线上零售的增长,更多线下商家转至线上寻求发展途径。”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蒙慧欣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电商直播成为热门的线上销售方式之一,部分一线主播如薇娅、李佳琦等,直播带货时在线人数超百万,直播销量最高时数亿。本次“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的发布,也意味着这些电商主播的职业身份得到官方认可。
除此之外,“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小微信贷员”“劳务派遣管理员”“泥板画创作员”等5个工种也成正式的职业称谓。近年来大热的区块链领域也衍生出两个正式职业,分别为“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
同时,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有了正式职业:“信息安全测试员”。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用户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立法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因素都是该职业获得国家认可的背景。
“我认为这一职业主要是两类岗位比较需要,一类是需要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的企业,另外就是为第三方做网络安全评测的机构。”赵占领对记者表示。
除上述职业外,本次发布的“城市管理网格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等新型职业,均是各自领域有着巨大需求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工种”。
新职业的互联网印记
记者统计9个新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发现,上述9个新职业中,除“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及“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之外,其余7个职业都明确提及要利用网络技术或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作。这也意味着,本次发布的新职业中大多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
赵占领对此表示,本次发布的新职业,明显带有互联网时代的印记。同时也反映出就业市场目前的一些新动态——与互联网相关的新职业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
中国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深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赵占领同时强调,诸如区块链、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新职业,需要较强的技术背景及专业经验。而“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则往往涉及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因此需要有一定行业背景。
“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很多职业逐渐消失,而很多新职业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给区块链等技术营造了很好的生长环境,也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环球网校就业指导老师刘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新职业的公布,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劳动就业市场的格局正发生转变,新兴职业的发展迎来爆发期。
以区块链领域为例,近几年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区块链同样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其中又有数据、金融等技术的结合。目前中国高校IT专业的学生占比日趋增长,同时金融和财务也是热门专业。未来,结合互联网及金融和财务知识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相关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而人社部将“直播销售员”设为新工种,间接反映了“直播带货”在后疫情时代推动经济复苏将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摸索出区别于广告营销、电视导购的另一种互动性更强的销售新模式,其带货面广,受众多,也更受消费者欢迎。
“直播带货作为网红经济的代表首次得到官方认可,在带动行业朝积极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将鼓励更多新兴经济模式突围,带动就业。”蒙慧欣说。
从业者准备好了吗
1995年出生于江西抚州的王超,是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今年毕业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高校春季学期基本没有复课,作为毕业班,王超的学分早已修完,但长达半年的疫情影响,导致他实习计划泡了汤,求职过程也屡屡受挫。
“这届毕业生真的不太顺,很多招聘单位到现在没有启动招聘程序,有些则由于疫情原因无法报考,就这样错过了。”王超告诉记者,很多毕业生就业之前就会拿到的相关职业资格以及雅思、计算机等级证书,近半年多以来连统一考试都基本停滞,给他造成不少困扰。
新的职业必然有新的拥趸,这些新兴职业也成为很多求职者青睐的目标。不过,就目前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九大职业来看,尽管未来就业前景广阔,但其中部分职业有着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门槛,没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不易胜任。
“术业有专攻,新职业大多还是需要互联网相关技术背景。尤其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几个职业。如果没有相关的技术背景和基础经验的话,求职者很难入行。”刘宁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新的求职者,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者也受到新职业和新领域的冲击,如大家熟知的线下销售领域,就日益受到线上销售的影响。这些就业群体也面临转型的问题。
“这是现实的问题,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从业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的压力。”赵占领表示,如今不仅很多企业的销售渠道逐步转到线上,即使在线下领域,机器人工厂、无人零售等新型模式也在崛起,对于传统求职者都会产生影响。
“应该说,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将不断地对就业格局、人才市场产生一些压力和带来重塑的机会。”赵占领认为。
刘宁则表示,对线下销售人员来说,一定要结合线上的销售模式、销售方法和技巧,要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现在的直播带货、线上营销发展得比较好,线下销售人员要去学习这些技能。但是销售本身是人和人交流、沟通、信任的一个过程,要学会线上线下结合。”刘宁说,近年来,很多大学已经设立了与9个新职业相关的专业,目前正值高考季,很多考生面临填报志愿的时机,而区块链相关专业、信息安全专业、计算类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等,都是考生可以选择的目标。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改变着我们的支付方式、学习方式,新职业也会推进各个行业整体发展。”刘宁认为,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从未来职业规划上看,应该多倾向于新的技能专业。在大学期间,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在未来就业的时候才能有更多选择机会,才能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同时,建议充分开展校企结合,用产教融合的形式来培养大学生。”刘宁表示。
监管与规范不应缺失
在这些新职业落地之后,结合相关劳动关系、职业特点的法律保障亦应完善。同时,职业规范等监管措施也不应缺失。
此前,针对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性质和劳动关系的认定,曾产生不少争议。例如很多企业没有与外卖员、快递员签订劳动关系及提供社保等,而网约车司机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从业人员,其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有更复杂的因素。
本次新设立的9个职业同样面临此类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确实也给一些劳动用工模式带来新的法律问题。”赵占领说,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共享员工模式,部分员工虽然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却临时服务于其他单位,这种结构化的矛盾实际上是很冲突的,如果涉及到发生工伤等问题,如何担责将很难界定。
此外,针对一些职业行为的规范和监管也十分必要,如电商直播近来就面临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质疑。
“部分主播也可能存在一些低俗、不健康言语等直播行为,也需要规范。”赵占领认为,相应监管需要逐步完善,除技术门槛外,职业资格的认定中应该包括基本的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从而解决直播带货行业的一些乱象。同时,即使主播未与平台建立劳动关系,但在虚假宣传、不良信息等问题上,平台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义务。
“直播带货最终还是要回归理性,只有严守法律底线,重视用户利益,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才能避免昙花一现。”蒙慧欣表示,作为主播,终究还是要靠质量过硬的产品来支撑“带货”的变现能力。否则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得不偿失。
蒙慧欣对此建议:首先,平台要加强内容生态治理以及审核把关,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严格查处直播过程中的造假行为,规避商家、主播私下交易行为;同时,主播应加强职业素养,建立自身的信用体系,做好宣传带货的管理和约束。
其次,监管部门应当未雨绸缪,依照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对直播行业严格监督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并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直播平台,全方位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三,作为消费者,要提高对商品的判断能力,对于低价、小众的商品应当理性购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有取证维权意识,及时保留直播推荐的图片、视频等作为证据;遇到消费维权“瓶颈”时,可以选择向消协等部门投诉,甚至提起法律诉讼。(责编 谢昱航)
(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