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龚士玉
最近,“躺平”一词火了。有网友称,如果说2020年是“内卷元年”,那2021年则是“躺平元年”。
“躺平”这个概念,起源于贴吧“ 中国人口吧”里面的一个帖子:《躺平即是正义》。该贴作者讲述了自己两年多没工作的躺平生活,并且非常低欲望地生活着,努力保持身体健康和自由思考。一时间,此理念迅速得到广大青年打工者的共鸣,大家纷纷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认可和向往。
“躺平”是继“996”“内卷”“佛系”“丧化”等之后,又一个流行词语。网络对其定义为人们决定放弃靠拼命工作来攒钱、不断产生焦虑而伤身的生活模式,采取主动降低自身欲望,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生活哲学。随后,“躺平学”一时成为互联网流行学。那么,“躺平”为何会流行?其兴起必有其背后成因。
“躺平”是一门艺术?
关于“躺平”心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曾说,物质越丰富,精神境界越低。英国散文家切斯特顿写过一篇《谈躺在床上》,“躺在床上是一门伟大的艺术,不需要任何理由或借口”。
马克思的女婿保罗·拉法格在《懒惰的权利》中说:“在资本主义文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工人阶级普遍有一种奇怪而错误的观念,就是爱工作,无限热爱工作,哪怕耗尽个体及其后代的生命力。神父、经济学家、道德家非但不反对这种精神失常现象,反倒往工作上投下神圣的光环。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工作的世纪。实际上,它是痛苦、不幸、堕落的世纪。”
英国人汤姆·霍奇金森1993年创办了《闲人》杂志,2006年出版了《如何悠游度日》;2013年,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出版了《躺平》一书。不过,作家们的看法和观点容忍性高。霍奇金森称,和努力工作相比,躺着是更有人性的生活,躺着不等于一事无成。
一些人理解“躺平”为“破罐破摔”的意思,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妥协和抗争。不想再做拼命赚钱的机器,拒绝做金钱的奴隶,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以一种接受现状的态度面对现实。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以生活得更轻松。百度词条里,对“躺平”是这样解释的:网络用语,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实际上,“躺平”的流行源于低欲望的崛起,与世无争是心理底色。无论其观念影响和受关注度多高,存在的心理基础都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躺平”群体,价值观大多无奈悲观,并缺乏应对困难和疲劳的血性和勇气。
有些人认为,这种心理基础仿效对象是古时才子落魄之时的自我放逐,追求精神层次,提倡量力而为,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过,笔者认为,这两种心境没有类比基础。如果落魄之时的才子“无志”,就不可能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经典名句的存世。
“躺平”者都在想什么
现实意义方面,“躺平”是源于对生活的无奈吗?笔者收集了一些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打工者的想法,“以目前的彩礼价格和结婚成本,以及高居不下的离婚率,婚姻不敢轻易选择。”“没钱饭店消费、没钱进KTV,我不去了。”“稀饭自己熬点就咸菜,软件里唱歌自己嗨。” “我无力供孩子上大学、无权无势无法给孩子安排好工作,我就不管了,人各有命。”“我无力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只能任由他们八九十岁继续种地养鸡或是翻垃圾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无能。”“干的事越多越容易出错,干脆不干了。挣钱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干脆不挣了。”
此外,还有一些价值观领域的认识:“标准答案才能过关,我就让脑子装豆腐渣算了”“做一个正直的人难,我不做了”“爱情没有保障,我不要爱情了,就嫁给金钱”。
上述观点,有人评价为“苟延残喘、混吃等死”,相当于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奋斗、放弃了反抗。这些“自杀者”通过个体的自我毁灭方式和自己、世界和解,从肉体到精神以“精神自杀”抵抗。笔者观察,“躺平”群体并非只有青年,而是获得了具有相似价值观人的认同。
有网友为此列出公式:躺平=慢性自杀=等死=安乐死,不躺平=累死=猝死=忙死=韭菜。笔者认为,这本账的思维里只有一碗粥里的算计,没有打破重建的勇气。
有人担心,“躺平”观念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对勤劳致富怀疑,对天道酬勤进行否定。此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发文称,“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在5月30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躺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俞敏洪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了生活,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董明珠则说,现在已经是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上述三者表达的都是对“躺平”的担忧态度,试图唤醒年轻人“站立”奋斗。
“躺平”是一碗“毒鸡汤”
有网友认为,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未来收获奋斗的成果,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这种与传统主流观念不同的处世方式,早在上世纪就有迹可循。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朋克文化” 兴起壮大,社会底层人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年轻人以简单的音乐结构、非主流着装和无所顾忌言语方式等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抗争。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开始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一批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蛰居族”,并逐渐形成了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发展壮大。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任何一种观念的流行,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心理和意识。笔者认为,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找到这种心理背后的逻辑至关重要。
“躺平”现象非哪国所独有,已逐步演变为时下世界性社会问题——美国有“归巢族”,英国有“尼特族”,日本面临“低欲望社会”危机。对于中国“躺平族”的崛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汪星余分析认为,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道德绑架年轻人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是“躺平”背后的社会心态需要引起重视,更需要警惕“躺平”蔓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毒鸡汤”。倘若整个社会弥漫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风气,其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责编 王茜 实习美编 王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