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入表亟待合规
2024-06-28 11:05:17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李辽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辽

自财政部首次从政策角度明确企业可将数据资源入表后,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便成为观察数据资源入表成果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家A股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报中呈现数据资源入表结果,涉及总金额15.34亿元。但随后不久,其中7家公司发布更正公告,对“数据资源”进行了删除或调整,最终数据资产入表规模定格在1.04亿元。

图片

▲CFP

“数据资源入表”是指将数据资产加入资产负债表,把“数据”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项,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真实价值与业务贡献。数据资源入表是数据资产化的关键一环,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化至关重要。但由于是新兴领域,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的合规性方面存在着诸多困惑。

入表情况扫描

在一季报中,共有25家企业数据资源入表,但有超四分之一的企业对“数据资源”项下数据进行了更正。这些更正有删除、有调整,金额变动较大。对此现象,一些媒体质疑这些企业之前填报的数据资源的合规性。

6月3日,南京审计大学教授钱钢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将数据资源直接删减,可能说明这些数据资源本身并不存在,而对数据资源进行更正,可能是财务在数据填报时技术操作上的失误。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熊建辉则告诉记者,一些媒体对该现象进行了误读,认为是企业不合规的操作,实际上并不是。“今年一季度首次修改并增加了数据资源列报明细项的要求,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一季报时发生披露差错。”同时,他还称,一季报相对于中报、年报,仅是一个非常简略的信息披露,参考价值不高,通过季报没法判断企业入表的数据资源是否合规。“且季报中数据资产列报只是企业自身行为,判断其是否合规还要看年底会计师事务所鉴证的结果。”

尽管“更正”引起一阵不小的风波,但一季报的数据资源填报仍有一些亮点。北京畅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泓汲说:“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企业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汇聚、治理和盘点,形成数据资产分级分类和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结合本次入表一些企业的数据业务情况,再看其入表数据,尽管数据资源入表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入表流程方面未形成标准化,但仍有企业做得非常合理,说明有些企业本身拥有很好的数据合规管理体系,也有相应的人才队伍。”

目前,中国共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而一季度数据资源入表的公司最后仅剩18家,数量占比很小。同时,由于7家企业删除或调整“数据资源”涉及金额14.31亿元,最终一季报中展示的数据资源涉及金额仅为一亿多元,这些金额相对于这18家企业的资产总体规模来说,只占万分之二的体量。

将本次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进行大扫描可发现,这18家企业中,有7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同时还有包括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实业企业。其中一家钢铁民营企业,入表数据资源大部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采购、生产、销售、物流整个环节后获得的数据资产。对此,熊建辉认为,实体企业更应该把数据资源盘活,对于整个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熟知的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未将数据资源入表。对此,熊建辉称,这些企业数据资源入不入表意义不大,“因为他们在融资或股权引进时,没有按照传统的收益预测模式去估值,而在新的估值模式中已经把数据元素利用到了极致。因此,他们应该是正在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去布局数据资产”。

入表积极作用

数据资产化成为趋势,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业务量剧增。熊建辉称,现在企业入表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些企业已经把数字经济转型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目前,他的很多业务都是为一些地方城投公司做数据资源入表前的咨询。

“对于城投公司来说,数据资源入表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因为一些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了银行的极限,银行在现有资源情况下,已经不太可能再给他们融资,或者给他们增加授信额度。”熊建辉说,“如果一定体量的数据资源能够入表,则可以调增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进而降低资产负债率,等同于用新的资源为融资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而陈泓汲通过近期调研也发现,经济相对发达省份的一些代表企业,很多已经完成了数据资源入表试点,有的甚至拿到了银行授信,授信额度几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不等,最高达到2000万元。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数据资源入表后,可以让大家在季报或年报中直观地看到这家公司显现出来的数据资源和相应预期的经济效益,钱钢表示,这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某家企业数据资产逐年增加,大家最直观的印象是,这是一家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可以增强持股股民的信心,从而维持公司市值稳定。”熊建辉说。

在这次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中,某家大健康企业因为完成了数据资源的清查、数据管理架构的梳理以及数据相关成本的归集等工作,将数据激活变现出价值,于是一家传统的服务型公司升级成为拥有数据资产的新型公司。

目前,数据资源是以成本的方式计入到报表中。熊建辉认为,一季报尚未看到已入表数据资产的公允价值,期待未来在企业的中期、年度报告里,企业能够以自愿披露的方式,披露更多的数据资源或数据资产信息,让广大报告使用人能够更清晰了解企业入表数据资产情况及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深层次意义。

数据入表要合规

目前,根据记者得到的一些反馈,企业对于数据资源入表的工作仍存在较多困惑:究竟什么样的数据资源可以入表,要注意哪些合规问题?

其实,对于什么样的数据资源可以入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有明确规定,首先看这些数据资源是否能被视为资产,然后再看是否有入表资格。

“根据规定,要成为资产,该数据资源要由企业合法持有或控制,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因此,钱钢表示,成为资产首先来源要合法,有的企业从网上扒数据甚至偷数据,随意采集大量个人信息,都是不合规的行为,因此,企业要通过合规途径获取数据,让数据权属清晰。

他还提到:“相关数据资源要由企业合法持有或控制。这里并没有谈所有权,只谈了持有权。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可以不是你的,但是要由你持有或控制。例如,商家和用户在电商平台上做交易,产生的大量交易数据被该平台合法持有和控制。”

如果超越了数据来源方授权的范围处理数据是不可以的。钱钢举例:“比如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它可以公布每天的车流量数据,但不能把每辆车的车牌号公布出来。而有些数据,虽然是某公司产生的,也被某公司使用,也给这家公司带来了效益,但是涉及国家安全,也不能随意入表。这是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的合规要求。”

再看该数据资源是否能为企业后续带来经济利益。“哪怕你拥有大量数据,但没法去使用,没法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称之为资产。”熊建辉称,假设数据成本花费1000万元,结果价值评估出来只有1000元,这类数据资源在现阶段或现有应用场景下,入表没有实际意义。

另外,还要看其成本是否能够被计量。相较于实物资产,数据资产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企业在判断数据资源在各项目间的成本归属时存在难点,而这些都是企业在数据资源入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

据了解,企业在数据资源入表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与多家机构合作,每家机构从不同角度去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源入表。某互联网企业数据合规官陈升(化名)向记者介绍,首先需要律师对数据来源的合规性进行鉴证,然后需要会计师协助企业对数据价值实现路径或应用场景进行规划、设计,最后还需要评估师去判断这些数据到底值多少钱。

“总的来说,只有经过数据合规治理、拥有健全的内控体系的企业,才有数据资源入表的基础。”熊建辉称,有些城投类公司,手握大量数据,但实际上,既没有应用场景,也没有相关数据产品,“有些公司不排除是为入表而入表,想扩大规模,实现报表利润的显化,入表动机不纯,更谈不上数据合规治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组织架构调整。”

对数据资源的评价不合规、不正确也是企业存在的不合规问题。钱钢表示,有些企业对数据资产的会计处理不当,比如明明规定今年1月1日开始不允许追溯之前的数据资源会计核算,但有些企业仍然把以前的成本算进来,这是不合规的。

另外,应该披露的故意不披露,或者披露的时候进行误导性陈述、虚假陈述等,以及披露信息时有重大遗漏,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不合规现象。“应披露未披露、披露有重大遗漏都是漏掉了重要信息,但后者并非故意,前者是主观故意,性质更恶劣。”

钱钢建议,国家应该推动企业建立合规可信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设置数据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开展数据分类分级梳理,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规范数据资产销毁处置、强化数据资产使用过程监测、完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和报告等;同时还要确保这些制度和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归根结底,合规责任还是在企业自身。”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