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台阶、门槛困住老年人
2024-08-23 17:06 来源:法人网-法人杂志 作者:渠洋 李韵石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渠洋 李韵石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无障碍设施仅服务于残疾人,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台阶、门槛阻拦在社会之外、阻困在家庭之中。即使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不少老年人也无法正常生活。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应当给予适当补贴。老年人家庭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了同等对待。

残疾人家改尊重个性化需求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中灿家园社区的潘爷爷和李奶奶,分别是91岁和88岁高龄。年轻时由于工作原因,听力严重下降,现在听力几乎为零,加之腿脚不便,洗澡、如厕、出门等日常活动,都成了他们无法避免的难题。在北京残联的帮助下,两位老人申请了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帮助他们提升了自主生活的品质。

近日,《法人》记者走进了两位老人的家里。在屋外,记者按下闪光可视门铃后,屋内客厅、卧室的门铃瞬间亮起,帮助失去听力的两位老人获知有客来访的信息。

考虑到两位老人行动不便,通过改造,老人的屋内加装了一排由卧室延伸到卫生间的白色扶手,卫生间内的扶手给两位老人如厕提供了便利。

▲潘老先生家改造后的卫生间 李韵石/摄

▲潘老先生家的闪光门铃和白色扶手 李韵石/摄

中灿家园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的谢雅娴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服务暂行办法》,无论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只要是北京市户籍的持证残疾人均可通过“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服务管理平台”申请居家改造。而且,残联将依据家庭困难程度、残疾等级进行分类补贴。

当天,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正有一位居民前来为家属办理残疾人居家改造申请,谢雅娴在询问了相关情况后,帮助该居民进行了相关操作。记者看到,在管理平台上即可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授权支付等全流程管理服务。谢雅娴表示,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服务机构采取自愿申报的“备案制”,参与服务的机构只要在所在区进行备案,便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参与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各种服务。

“服务对象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申请获得批准,便可以到服务平台上选择所需产品和施工机构。”谢雅娴表示,与以前的统一采购、安装的模式相比,现在更尊重个性化需求。

不只是北京,全国范围都在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进程。今年年初,上海市公布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便是其中一项。

2023年,河南省全省共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4086户,其中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家庭占比约45%。

不仅是北上广这样的大都会,无障碍改造的春风同样吹到了中小城市及乡镇,如河北省馆陶县也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2024年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今年以来,该县围绕特殊困难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以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为重点,精准细化服务标准,对全县残疾人家庭制定一户一方案,实行了出入口坡道、厨房低位灶台、卫生间无障碍改造、配备洗浴凳等项目,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88.08万户,占“十四五”总任务数的77.68%。

老年人家庭改造需求更大

除了残疾人家中需要无障碍改造,老年人一样需要无障碍环境,其家庭改造需求量甚至大于残疾人。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式养老呈现“9073”的格局,即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北京市大兴区72岁的周先生因为腰椎滑脱,卧床多年。用周先生自己的话说,“严重时,和瘫痪无异”。通过就医,患处有所缓解后,周先生的孩子请人在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活动区域安装了扶手,方便父亲能在屋内简单行走。

除了腰病,膝关节损伤也是导致老年人活动困难的常见病,同样需要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

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姜女士今年64岁,5年前因意外滑倒造成了半月板损伤。医生告知姜女士,膝关节损伤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通病,难以痊愈。为了在减轻痛苦的同时还能进行腿部锻炼,姜女士的儿子也在家里给母亲安装了扶手。

姜女士说:“我现在跟残疾人没什么区别,别说爬楼,我连一阶台阶都上不去,出行需要儿子用轮椅推着。去年,小区加装了电梯,方便了我出门,是我每天都要利用的设施。”

为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困境,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广东省,2023年各级民政部门为超过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并完善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平台,进一步切实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计划到2027年,广东省完成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2万户。

河南省也在加快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进程。2024年,河南省将以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为重点,持续实施6万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改造范围向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及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老年人家庭拓展。

2024年4月15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设计服务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将建设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作为工作重点。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标准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可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给予投资补助;对于企业购置适老化设备并签订贷款合同、投资额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按照2.5%给予不超过两年的贴息支持。

家庭无障碍改造亟须改变意识

早在2006年,中国残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施残疾人权益保障合作项目,在天津、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北的部分地区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探索。2010年,财政部、中国残联在11个省20个城市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试点。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正式安排预算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每年安排5600万元,共对8万户城乡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继续安排彩票公益金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投入补贴资金8.33亿元,支持23.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明确“补贴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十四五”102项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虽然家庭无障碍改造规模在逐年增大,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近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姝婷告诉记者,不论老年人还是他们的子女,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认识都极其有限,大多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普遍缺乏适老化改造意识。

除个人意识外,服务专业性不足也是问题之一。李姝婷表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涉及评估、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维等众多流程,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部分缺乏科学手段。“我国适老化改造技术和适老产品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相关专业人员匮乏,缺少跨学科视角和资源整合能力;标准规范不健全、不统一;主体责任、监管机制不完备;改造策略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诸多因素导致居家适老化改造很难与老年人实际需求进行完美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造效果。”

李姝婷认为,目前,相关适老化改造政策主要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缺少对全体老年人的支撑。“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以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尚未建立多渠道融资途径和融资机制。居家适老化服务机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客单价低,在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可持续运营服务模式尚不清晰,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均衡发展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编审|王 婧

责编|白 馗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4年08月总第246期

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