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岳雷 见习记者 姚瑶
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文旅专区人头攒动,各式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纷纷亮相。近年来,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从电商平台到线下景区,从各大展会到主题公园,文创产品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消费者眼中。
纵观产业脉络,我国文创产品既有引入国外经典IP,也有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原创商品,如今文创产品似乎已经成为各大景区的打卡标配。
文创产业迎来“新热点”
“我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就会收集一个极具当地特色的冰箱贴。”尚旭是一位爱好旅行的“00后”,他告诉《法人》记者,他和朋友们都喜欢收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创商品,大到家居陈设,小到文具用品,甚至在公园也要买上一支有特色的文创雪糕。“我发现近几年文创产品越来越新颖了,很多产品设计得非常精妙,很多‘国潮’文创产品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很受欢迎。”
记者近期走访了多个文创展会,发现不少文创产品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在2024年服贸会上,中山公园里的“来今雨轩”茶社推出了“鲁迅与冬菜包子”手办摆件。“来今雨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鲁迅日记》中记载,鲁迅曾60次到“来今雨轩”翻译写作,品茗就餐,赏花会友。鲁迅的学生许钦文曾详细描述了鲁迅先生请他到“来今雨轩”吃包子、品茶的故事,所以茶社特别制作了这个主题的文创摆件。
除了原创的文创商品,一些经典IP文创产品也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尚旭告诉记者,很多主题公园的文创产品制作精良,极受年轻人欢迎。
▲11月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游客在购买文创产品 CFP
近日,记者走进北京环球度假区,发现各大IP主题商店中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尤其是一些人气颇高的经典IP主题商店游客络绎不绝。游客冬冬(化名)告诉记者,购买文创产品是他打卡各大主题公园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冬曾经特地从北京搭乘飞机,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购买文创产品。他告诉记者,主题公园的文创产品款式较全,产品质量较高。“在主题公园中购买文创产品能为我留下快乐的记忆,它们是‘我来过’的证明。”冬冬兴奋地告诉记者。
近日,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创产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如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方特欢乐世界等主题公园,都将文创产品视为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近年来,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林焕杰分析,很多文创企业为了吸引这类具有消费力的人群,将本土文化与国际元素相结合,同时也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从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来看,随着消费者对娱乐产品的标准不断提高,如今的文创产品不再限于传统的工艺品,而是走入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文创产品的用途不再只是收藏和观赏,还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
据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文创与礼物经济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近五成中国文创产品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原因是产品的实际用途、价格合适和收藏价值或寓意。从消费者偏好的产品类型来看,最受消费者青睐的是穿戴类(41.4%)、食品饮料类(38.6%)、生活家居类(38.4%)和装饰类(38.4%)产品。超七成消费者未来会继续购买文创产品,且对文创产品行业发展前景表示看好。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的主要关注因素是产品的纪念意义、美观性、文化内涵与实用性。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呈现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文创产品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以“文创+”模式为文化艺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互融带来了高能文化附加值。
文创市场潜力无限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首钢园香格里拉石景山文创市集,京式旗袍传统技艺制作的胸针和手包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精湛的文创产品,便出自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张凤兰之手。张凤兰同时也是北京蓝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相文化”)总经理。她向记者介绍,她于2015年开始接触文创产业,由于公司原本的主要产品是旗袍,所以张凤兰一直希望能将传统的旗袍技艺融进文创产品中。经过大量研究和打磨,张凤兰在2017年推出了一款由真丝面料制作,带有旗袍立领、盘扣、滚边的中式手包,没想到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
“我们开发文创产品目的是把传统的技艺传承下去。”张凤兰认为,开发文创产品不能与自己本身钻研的项目脱离,应该发掘出产品背后的故事并且带着情感制作;同时,开发的文创产品一定要实用,并且要有品味。
“我们销售的文创产品定位是高端礼品,从设计到生产都是我们的团队自己完成的。”张凤兰表示,创作一个文创产品的流程较为复杂,在设计之前,需要先根据产品的种类作市场调研,“以我们的楸树花系列文创产品举例,首先需要了解我国有多少楸树花的种类、颜色、分布、寓意等。必须把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调研清楚,发掘其开发的价值,才能开始设计。有了设计样稿后,根据设计稿购买材料,接下来就是打样制作和反复修改。完成后,即可将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经过市场检验后,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改进。”
对于部分文创企业来说,生产环节找加工厂完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日,记者走进安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德文化”)设计工作室,一进门就看到办公室各个角落被各式文创产品填满。总经理李华向记者介绍,安德文化已有15年的礼品开发经验,主要为企业提供文创产品开发服务。“我们长期与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在寻找加工厂生产文创产品时也有一套完善且严格的挑选标准。”
李华认为,目前来看“设计+定制”的文创板块发展呈上升趋势,不过对于文创企业来说,发展的核心还是设计能力和创意能力的体现。
文创企业遇法律“难题”
对于有原创开发能力的文创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使用与保护始终是一大难点。张凤兰告诉记者,她曾经原创设计的多款产品都被抄袭和改编,以前很气愤,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但后来经过多重对比发现,这些“山寨”产品只能仿制大致样式,无法仿制细节。“我们有100多款产品,不可能每一款都申请专利,我相信我的商品品质更好。”张凤兰充满信心。李华也遇到过相似的难题,她认为维权成本还是相对较高。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淑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文创设计环节,首先要注意的是对在先权利的尊重。“文创开发设计活动,凭空设计的情形比较少见,绝大多数是在借鉴、参考、使用已有的各种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如此,对在先成果知识产权的尊重不可避免,如果所借鉴、参考的在先成果具有知识产权,文创企业应该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或许可,否则涉嫌侵权。文创企业在开发设计中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在先成果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是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各种作品和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标识等。”王淑焕说。
那么在文创企业进行开发过程中,可否使用历史人物和古建筑元素呢?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作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人物和建筑故居如果是近代的,仍可能存在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法律问题,未经后人等权利人许可,不得侵犯。
金作鹏认为,古代建筑元素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要素本身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如果使用的作品素材来源跟现在有关联或者有权利人,就要考虑使用是否会影响有关权益。企业要同时考虑文创方向对社会伦理、公众接受度和文化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古建筑多作为文物保护,文物相关的商业使用需要经过许可,另外还要注意引用的这些元素是否已被注册成商标或其权利标识。”金作鹏建议,文创的延伸设计尽量独特,切勿影响他人权益。
据了解,在文创产业经营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是不正当竞争。一些经营者违反诚信原则,故意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从而取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和利益,如“山寨产品”。王淑焕告诉记者,以上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的。发生这些行为时,相对人有权提起反不正当竞争诉讼,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种跨界联名,也是文创行业常见且比较有效的营销方式。如瑞幸咖啡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耐克与可口可乐的联名款运动鞋、德芙×绿箭薄荷味巧克力冰淇淋等。“文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IP授权及品牌联名,需要注意有关法律问题。”王淑焕表示,在知识产权授权中,文创企业既可以是授权方,也可以是被授权方,不论是哪一方,都需要通过签订和履行授权合同加以实施、完成。品牌联名需要事先双方签订联名合同,以防产生纠纷。
王淑焕认为,上述问题均发生在文创企业与外部市场主体之间,就文创行业企业内部关系而言,较为重要也是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是,文创设计作品著作权归属和员工的保密和竞业限制义务。
为防止企业与职工之间因开发设计成果知识产权权属产生纠纷,王淑焕建议企业事先与职工就职务创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进行明确约定。同样,为了防止企业商业秘密不被泄露以及限制相关人员的同业竞争,文创企业应当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保密和竞业限制的规定,并加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职工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规定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编审|渠 洋
责编|惠宁宁
校对|张波 张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