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纷至 引领零售新趋势
2025-03-11 09:25:08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惠宁宁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惠宁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首秀、首演、首展活动。发展多渠道艺术品交易市场”。

▲某品牌书店北京首店。宋逗/摄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首店,作为首发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已呈现出上海、北京、成都领先,杭州、深圳等城市紧随其后的格局。2024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开业一批吸睛又好玩的首店,涵盖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新增首店1173家,包括6家全球首店、7家亚洲首店和178家中国(内地)首店;2024年,北京共有900家首店落地,包括众多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引入品牌首店260家,超过2021年、2022年全年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晓陈对《法人》记者表示,首发经济对于提振消费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和地方消费升级的必然选项之一。“首发经济的概念在于一个‘首’字,就是第一次,不管是产品、商业模式还是技术哪一方面的第一次,符合创新的特征。”

首店的吸引力

北京朝阳一家宠物用品店里,装饰以橙色调为主,有宠物玩具、服饰、主辅粮等宠物用品。宠物和主人一起,穿行在货架间,挑选用品,和主人互动。店内设置的宠物推车、饮水站等,方便宠物和主人一起购物、交流。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北京首家旗舰店。一名经常来店里购物的消费者表示,在这里可以一站式购齐养宠所需要的物品,并且环境轻松,宠物也很喜欢这里。

“这几年,很少到实体店购物了。”“90后”护士肖亿(化名)告诉记者,她偶然一次逛街,发现了很多特别的店面。“最吸引我的是它们独特的体验感,与传统的实体店完全不一样。空间设计、陈列方式、装修色彩方面独具一格。就像在购物的同时,看了一场展览。”

稀缺性也是首店的一大特点。一些首店会推出限量版商品,有些首店会有独家销售的产品系列。如某奢侈品牌首店发售限量手袋或配饰,具有收藏价值。对于追求个性的消费者来说,拥有限量商品能带来极大满足感。

还有首店以举办活动、跨界联名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前不久,MINISO LAND北京首店亮相。携手中国首部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IP联名展开品牌合作,通过沉浸式场景、丰富的IP元素与互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这些特点都抓住了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肖亿说。

“随着我国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对众多传统消费逐渐达到了‘餍足点’,提不起重新购买的欲望。消费者欲望升级了,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要升级。”蔡晓陈向记者分析首店火爆的原因时表示,实际上,消费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首发产品或服务,肯定是头一份,这无疑会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首发经济或首店经济提供了人们对消费‘独特性’甚至‘炫耀性’的追求。简单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买到这样的东西肯定更开心。”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文件都提出了首发经济或首店经济,这是尊重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消费升级、提振消费的应有之举。”蔡晓陈说。

“流量”如何“留量”

然而,也有一些曾经“红极一时”的首店正在消失。

据公开报道,曾被称为“中国最美书店”的某知名品牌西安首店已闭店。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书店的西安首店是中国第三家店,于2021年开业,曾有4500平方米的两层实体空间。

近日,记者前往该书店的北京首店发现,开业不满一年,店内已不再有试营业时人头攒动的场面。有消费者告诉记者,“真正想看书,这里并不适合”“能看的书比较少”“收费区只适合休闲,一个小时的费用可以买下一本书了。”

同样境况的首店并不只有这一家。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乌鸦咖啡位于广东深圳天利中央广场的门店关闭了”。据悉,这家店是该品牌首店,于2019年开始营业。“特别的装修风格,文艺的氛围,店里还经常组织画展和诗会,让人感觉诗意并不遥远。”喜欢诗和远方又无法说走就走的小齐和朋友,经常去那里打卡。“想不到一段时间没去,店已经关闭了。”

首店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部分首店的“花期”并不长,消费者的新鲜劲儿一过,开业时门庭若市的情况就会变得门可罗雀。如何让首店“流量”变“留量”,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认为,首店的合理性在于消费的持续性,博眼球经济、堆流量密码都难以成为首店经济模式存在的长久之策。换言之,商家不应只寄希望于一时的热门,更应注重消费者体验,加强品牌宣传和店铺运营,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创新,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以保持竞争力。

“首店”繁荣须法治保障

“首店”作为首发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模式,突破了传统商业同质化竞争的瓶颈,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向“人无我有、千店千面”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升级,但同时其带来的竞争层面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首店”热潮下,各市场主体应当注意规避过度竞争,推动“首店”生态良性发展。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景贺认为,品牌商家易利用“首店”的稀缺性夸大事实、提升吸引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消费者很难核实“首店”标签的真实性,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构成虚假宣传;另一方面,“首店”天然独占特定区域市场,消费者缺乏替代选择,且首店可能与其他区域门店合作形成“价格联盟”,基于消费者本身愿意支付的溢价,抬高整体市场价格,涉嫌垄断。

为应对“首店”经济可能带来的竞争风险,高景贺建议,不同市场角色应采取不同策略和措施。对于经营者而言,应当强化合规意识,谨慎使用“首家”“独家”等标签,建立宣传语内部合规审查机制,避免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亦应合理评估自身特定区域市场占有率,确认是否构成市场支配地位,提高定价机制透明度,避免不合理高价及与其他主体的垄断协议、价格协同等行为。

“市场监管机构应加强立法、执法规制,明确‘首店’概念、细化虚假宣传判定标准;加强针对首店的价格监控系统、审查其是否通过垄断协议或供应链垄断限制市场竞争,引导企业合规发展。”高景贺认为,相关行业协会也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通过制定行业行为准则、完善投诉和举报平台,倡导诚信透明经营等方式,多方协作,有效促进“首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于首店而言,确保其创新成果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法律保障至关重要。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作鹏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针对产品设计、店铺装修风格以及经营模式等,若具备创新性与独特性,首店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对于店铺名称、标志以及特色口号等核心识别元素,应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以防范被恶意抢注风险。此外,首店内所展示的原创艺术作品、撰写的宣传文案以及开发的软件程序等智力成果,同样需纳入版权保护范畴。“首店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版权登记,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其原创属性,为可能发生的版权纠纷提供法律依据。”金作鹏建议,经营者还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检索工具,监测同行业其他店铺的产品、商标和宣传内容。一旦发现有疑似侵权行为,及时收集固定证据,并通过协商、发函警告或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的流程和规范至关重要。”金作鹏建议,在数据收集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仅收集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消费者数据,并明确告知消费者收集这些数据的目的、如何使用以及数据会保存多长时间。告知的方式可以是在办理业务的现场张贴醒目的提示标语,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文档等形式发送说明。

他还提到,在数据存储环节,可以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对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行存储。此外,还可以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被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数据,从而有效保护商业秘密。

吴垠指出,对于“首店”的热潮,政府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特色和消费需求进行定位,避免不合理引进首店导致市场饱和。而且,政府还可以合理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引进来的首店创新发展,推动“首店经济”的长期繁荣。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