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曹思雨) 随着时间的脚步走过,伴随着欢呼与泪水,真情与感动,北京冬奥运会进入尾声。除了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展现自我的运动健儿们,场下,为了成就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而默默付出的青年志愿者们,同样是朝气蓬勃的“健儿”。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占地面积18.69公顷,冬季的海坨山上气温寒冷。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每天要像“小鱼”一样穿梭往返于“雪游龙”的各个角落中。他们有人每天早上7点披着星星而来,有人深夜11点伴着月亮而去,每天工作的八个小时里,平均要走两万步。
作为“雪游龙”比赛场地的交通志愿者,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进行路线和上下车引导,保证整个场馆的交通顺畅,运转正常。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大学生,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刘嘉芳看来,冬奥会不仅仅是比赛,同样也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就像奥林匹克精神那样,才能共同进步,才会更加精彩。
“最大的收获还是体验到了许多来自异域他乡的温暖和热情,明白了作为一个志愿者的使命:就是在奉献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在困难中坚守,在磨炼中进步。”负责出发区上下车引导的志愿者陈正道,在工作中他遇到了不少一见如故的外国友人,他们聊过爱好,也聊过生活。
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来自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焦淼。在冬奥多语言呼叫中心担任法语接线员的她说,“我的声音沿着电话线,来到冬奥会的每个角落,消除了彼此的隔膜,温暖大家的心,也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努力,我想这就是我的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
在这里,有近百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语言服务志愿者,提供21种语言、24小时实时在线翻译服务。通过远程同传的三方通话翻译,是远程同传在冬奥会历史上的首次应用,提供的语言服务时长和语种数也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自赛事开始以来,这些志愿者们已经及时协助处理来自场馆、冬奥村、志愿者驻地、媒体中心等场所,涉及媒体采访、疫情防控、交通运输、酒店管理等等的大量来电。这些年轻的翻译们不知道谁会打来电话,也不了解对方是什么情况,也没有翻译的明确语境,不能提前准备,每次都是新的挑战。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我的志愿服务岗位是参赛代表团助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也是乌克兰代表团助理组组长吴建泽自豪地说。
NOC助理,是北京冬奥组委分配给各参赛代表团的专业志愿者。他们称自己为“贴身管家”。这些“管家”们要为代表团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为代表团进行相关官方活动提供引导和协助、还要配合奥组委的相关事项、掌握运动员行踪信息及状态,保证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等等。
助理们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更需要良好的统筹和组织能力,落实相关事宜,面对突发状况可以迅速应对,及时调整。虽然工作琐碎、难度大,但是,“一旦真正参与到这场盛会当中,无论是谁,都会将这份经历当作一生的荣耀。”新西兰代表团助理刘雨欣是这么说的。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一代们,在北京冬奥的舞台,风雪无阻,勇往直前,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闪耀着、炽热着,点燃着冬奥的精神,交融着中外的文化。正因有他们的存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内外,又被添上了一抹青春的亮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