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03-08 10:11: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 浩 齐志明 葛孟超 杨彦帆
分享: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

代表委员表示,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练好内功、站稳脚跟、砥砺前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夯实基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要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

代表委员表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

中国一汽集团首席技能大师、研发总院试制部加工中心操作工杨永修代表说:“一次次技术突破印证,必须立足自身振兴制造业,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委员说,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业部元通公司主任工程师李刚代表说,“我们要继续完善电气自动化产业技术标准、加快设备研发,为产业链供应链拧紧‘安全阀’。”

“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曲永义委员建议,聚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保障能源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代表说,2022年山西全年外送电量达1464亿千瓦时,“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打造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超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煤炭总产量约44.5亿吨、同比增长8%,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端稳粮食、能源“饭碗”,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底气。

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代表委员表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迈向高端化,开辟新赛道。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兰玉代表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发高端产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们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不断探索,推出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

——探索智能化,提升竞争力。

“抓住数字化升级机遇,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突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长张壮代表说,柳州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智能制造先行区。

“数字化车间,让精密车间预计异常响应率提升至100%、核心部件加工周期缩短20%,进一步降本增效。”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组长马兵代表说。

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马兵代表建议,要继续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软件应用、数据管理等能力,引导企业加快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

——发力绿色化,激发新活力。

福建省光泽县依托“无废城市”建设,将鸡粪和稻壳等有机物混合变为燃料。“要持续推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珍代表说。

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五年来,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业迅速成长,新动能持续释放。代表委员表示,抓住新机遇,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代表说,龙头企业应发挥带动作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我们在优化存储系统技术上实现突破,让手机操作更加顺畅。”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代表说,要做好产学研用融合,将前沿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要集中力量,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领域的底层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董进代表说。

代表委员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我们在财税、信贷等方面大力支持,助力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代表说,今后要持续强化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光委员说,建议完善审核评价标准,增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量身定制中长期金融服务方案,推动“小巨人”企业加速发展。

代表委员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高质量发展动能必将更加丰沛,中国号巨轮一定能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靳博、王海林、邵玉姿、刘新吾、李纵、王崟欣、张云河、吴君、亓玉昆、刘润函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8日 11 版)

编辑:刘晓莹